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东西问丨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2)

东西问丨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2)

2024-05-21 15:27:06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中新社成都5月18日电 题: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三星堆的青铜铃、击之而鸣的虎钮錞(chún)于、形态各异的乐舞俑、内容丰富的画像砖石…...

   肖飞舸:以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佛国世界里的一种神鸟,常遭称为“妙音鸟”)形象为例,包含此元素的乐舞文物在中国多地均有发现,巴蜀地区不外如是。但其实迦陵频伽的形象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塞壬,传到印度后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原本较为凶恶的形象逐渐柔和,后又随佛教文化传至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变得更加柔美。

  再比如成都市新都区出土的一件东汉驼舞画像砖上,一胡人跪坐在骆驼上,甩袖击建鼓,说明巴蜀地区当时已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开展了乐舞文化交流。驼舞主题的文物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发现,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清晰的文化传播、交流链条。

   黄晓枫:属于“坐部伎”系统的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二十四伎乐”是后蜀宫廷乐队,由2个舞伎和22个乐伎组成。乐器种类多达20种,有篪、排箫、笙、笛、筝等五种汉族传统乐器,还有曲项琵琶、竖箜篌、螺贝、答腊鼓、钹、拍板等15种外来乐器,足见当时巴蜀与西域乐舞文化交流之深入。

  这种交流不仅仅体现在宫廷中。成都作为后蜀时期的“乱世乐土”,家养歌舞乐队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也是彼时贵族们安逸生活的一种体现。比如,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的墓葬出土器物中,也有一支表情动作生动且各司其职的陶俑“乐队”,演奏的乐器同样兼具汉风、胡风。

  另外,赵廷隐墓出土了一件彩绘陶花冠女舞俑,从肢体形态、穿着打扮来看,舞俑所演绎的是柘(zhè)枝舞。这种舞与胡旋舞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健舞,曾十分流行。而这件陶俑在成都出土,说明柘枝舞也为巴蜀先民所喜爱。在乐舞文物上可以寻找到的中外文化交流痕迹很多,这种交流是在丝绸之路促进商贸、文化交流繁荣的大背景下,自然发生的。

  

  演绎柘枝舞的彩绘陶花冠女舞俑。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巴蜀乃至中国乐舞文化跨越千年仍生机勃勃,至今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黄晓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关键在于传承、创新的力量,这也是乐舞文化至今仍充满生机的关键。不论是用现代手段复原的古乐曲,还是通过壁画还原的舞蹈,都是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生发出来的艺术创作,从古至今乃至未来,这些文化本身,就是最好的中外交流载体。

   肖飞舸:包括乐舞在内的艺术,实际上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好的载体,因为它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更容易超越个性,形成共性,直击人心。乐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经过数千年沉淀、发展,其个性特征愈发鲜明,本身就会让受众耳目一新。我认为中华文明至今仍然魅力不减、生机勃勃的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断与时代发展相融合。

  虽然文化交流始终与经济往来相伴,但它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最后都会落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文化“走出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文化本身也会实现再发展。如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现代化方式诠释,不仅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也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比如“复活”的“二十四伎乐”、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国传统乐器等,都通过创新的传播语言、传播手段,讲出了新的故事。(完)

   受访者简介: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黄晓枫,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副馆长,历史学博士,文博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成都博物馆协会陈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开始参与成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牵头《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展览内容策划工作,该展览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推荐精品奖。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国宝画重点丨出道55年,依旧“顶流” !

人们总爱用“天马行空”来形容自由跳跃的想象力。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来源,已经出土55年的...

2 东西问丨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中新社成都5月18日电 题: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中新社记者...

3 西藏拉萨:纳木错湖畔游客体验篝火锅庄舞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5月18日晚,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湖畔,当地牧民带游客体验篝火...

4 文化中国行|匠心守护千年遗存 探访新疆文物修复师

在几乎看不清轮廓的壁画残片上清理污垢、用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缝补有千年历史的衣衫,从...

5 图知道|AI一下,旅游日让大文豪加入群聊

他们是大宋第一驴友表情包,法兰西文旅UP顶流;他们是跨国调研先锋,深夜吃播鼻祖;他们把...

6 长城内外百花香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巡礼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他雄风万古扬。”一曲《长城长》传唱三十载,唱出了翻过崇山峻岭...

7 走进博物馆这个大学校 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在沉浸式展览中体验文物魅力,把有趣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又是...

8 市民等不及 修缮技师感觉时间不够用 古琴台修缮一年既很长又

焕新归来的古琴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 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

9 文化中国行丨AI视角下的博物馆奇幻之旅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8日讯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在AI的描绘下,博物馆变成了一...

10 “博”览千年|跨越千山万水:中外博物馆交流互鉴体验文明感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跨越千山万水:中外博物馆交流互鉴体验文明感召 新华社记者 法国...

1 国宝画重点丨出道55年,依旧“顶流” !

人们总爱用“天马行空”来形容自由跳跃的想象力。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来源,已经出土55年的...

2 东西问丨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中新社成都5月18日电 题: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中新社记者...

3 西藏拉萨:纳木错湖畔游客体验篝火锅庄舞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5月18日晚,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湖畔,当地牧民带游客体验篝火...

4 文化中国行|匠心守护千年遗存 探访新疆文物修复师

在几乎看不清轮廓的壁画残片上清理污垢、用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缝补有千年历史的衣衫,从...

5 图知道|AI一下,旅游日让大文豪加入群聊

他们是大宋第一驴友表情包,法兰西文旅UP顶流;他们是跨国调研先锋,深夜吃播鼻祖;他们把...

6 长城内外百花香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巡礼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他雄风万古扬。”一曲《长城长》传唱三十载,唱出了翻过崇山峻岭...

7 走进博物馆这个大学校 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在沉浸式展览中体验文物魅力,把有趣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又是...

8 市民等不及 修缮技师感觉时间不够用 古琴台修缮一年既很长又

焕新归来的古琴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 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

9 文化中国行丨AI视角下的博物馆奇幻之旅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8日讯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在AI的描绘下,博物馆变成了一...

10 “博”览千年|跨越千山万水:中外博物馆交流互鉴体验文明感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跨越千山万水:中外博物馆交流互鉴体验文明感召 新华社记者 法国...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