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在医疗领域取得的创新与发展成果令人瞩目。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遭新加坡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包括推进医疗与保健转型、患者咨询与问诊、收集与更新患者资料、协助护师照顾病患、辅助医生诊断病情、自动识别和分析CT影像、加速药物新品研发、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有效预测流行病风险等。
新加坡政府认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将是国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早在2019年,新加坡就推出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1.0版),提出在医疗保健、交通物流、智能市镇与邻里、教育、保安与安全五大领域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促进经济转型并改善人民生活。在该框架下,通过促进人工智能研究投资、培养人才、建立配套数字基础设施等措施,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和运用,以提高疾病检测和医疗服务效率,加强对慢性疾病分析预测和干预治疗等。
为了进一步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领域的先行者优势,新加坡政府于2023年12月份推出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与上一版本相比,更新版策略强调系统性地完整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而不仅局限于特定的项目与领域,着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管理方面具有抱负且务实的国际伙伴。《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旨在实现两个目标: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人民健康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重要领域,以应对和克服当今时代的挑战;让新加坡民众和企业具备能力和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发达的未来能发挥所长、蓬勃发展。
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从3大系统着手,计划利用10项抓手,开展15项行动。除了吸引与培养人才、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基地等举措,新加坡政府也将致力于强化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生态系统,为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监管环境契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需等,以期释放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潜能,推动智慧国家发展计划进入新阶段,融易新媒体消息,努力成为全球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和领导者。
究竟到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言,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将自身打造为世界医疗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中心之一,通过构建强健的系统环境和数据基础设施、扩大人工智能人才库等方式,建立与全球市场的战略联系,增强在医疗技术等领域的世界竞争力。
新加坡长期以来是医疗科技企业发展的重镇,全球排名前30的医疗科技跨国公司均在此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制造工厂,另有超过400家医疗技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正在新加坡蓬勃发展。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给医疗机构造成的压力,新加坡政府于2024年9月设立“人工智能医学中心”。由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牵头,将重点针对精神健康、老龄疾病、医学影像、癌症筛查四大领域展开创新研究,旨在研发新一代治疗、护理体系,促进当地公共卫生发展。同时,针对百姓不生病就不愿体检、抱怨就医候诊时间长、讳疾忌医等问题,新加坡也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来化解。
2024年10月份,新加坡政府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入2亿新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包括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医学成像,自动化处理医疗记录等重复性高和耗时长的工作。新加坡卫生部已经与保健促进局和各医疗集群合作,试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乳腺癌图像筛查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筛查结果的时间,计划从2025年年底开始,逐步将试验成果应用于适用政府津贴的筛查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化治疗与护理流程进行推广。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加坡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已经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疗实践与管理之中。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视频,由“虚拟医生”更详细解释有关手术的步骤、风险、好处及术后须注意事项等主要信息,让患者对手术更有信心,从而减少焦虑与后顾之忧;在部分疾病的诊断中,过去从做磁共振成像扫描到出结果报告,每个环节都需要放射科医生亲力亲为,花费时间长,采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后,原本须放射科医生手写的医疗报告现在能够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完成报告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再如,新加坡卫生部下属的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声波眼Lasso”跌倒检测器。它能够通过监测年长者在轮椅或床上的姿势变化,识别他们的跌倒风险,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护士。与闭路电视摄像机不同的是,该款跌倒检测器的传感装置只会捕捉患者的体形轮廓,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由保健科技公司Nervotec开发的生理指标测量软件,只需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就能在一分钟内扫描用户的面部特征,并实时读取血压、心率、呼吸率,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等生理指标。
□ 本报记者 刘 昕 “从今年开始,根据新的卫检法,你们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按照普通货物实...
2 新加坡创新发展医疗健康AI应用近年来,在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3 春节守岁话养生 “益寿良方 ”普大众年关将至,心里的节奏是不是已经朝着过年的方向走了,是不是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家,跟亲朋...
4 美年健康:创新驱动,开启健康管理第二曲线新篇章近日,美年健康成都体重管理中心正式揭牌,其首款产品“美年·盈·健康”也同步上市,为肥...
5 机器人导航能力不足?大模型多模态解决方案来了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郭文培)“走到客厅,把餐桌上的苹果拿给我”——大模型机...
6 无针给药:安全、稳定、更高依从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郭文培)“无针给药,不仅明显减轻患者注射恐惧,还能显著...
7 业绩承压 圣湘生物溢价收购生长激素企业新年伊始,医药行业再现并购大动作。近日,国内分子诊断龙头圣湘生物宣布拟以8.08亿元收购...
8 今年,这些政府部门的“上心事”解决群众就医的“心上事”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李恒 董瑞丰)看病就医,是群众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门的“...
9 “电子处方”新规施行 带给老百姓哪些变化?“电子处方”新规施行,核实患者信息真伪、处方流转不畅等问题待解 网络购药挺便民,但开...
10 推动医药“走出去”我国面向东盟开拓医药集采“下一站”当前,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已进入快速拓展、深化改革、持续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已开展...
□ 本报记者 刘 昕 “从今年开始,根据新的卫检法,你们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按照普通货物实...
2 新加坡创新发展医疗健康AI应用近年来,在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3 春节守岁话养生 “益寿良方 ”普大众年关将至,心里的节奏是不是已经朝着过年的方向走了,是不是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家,跟亲朋...
4 美年健康:创新驱动,开启健康管理第二曲线新篇章近日,美年健康成都体重管理中心正式揭牌,其首款产品“美年·盈·健康”也同步上市,为肥...
5 机器人导航能力不足?大模型多模态解决方案来了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郭文培)“走到客厅,把餐桌上的苹果拿给我”——大模型机...
6 无针给药:安全、稳定、更高依从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郭文培)“无针给药,不仅明显减轻患者注射恐惧,还能显著...
7 业绩承压 圣湘生物溢价收购生长激素企业新年伊始,医药行业再现并购大动作。近日,国内分子诊断龙头圣湘生物宣布拟以8.08亿元收购...
8 今年,这些政府部门的“上心事”解决群众就医的“心上事”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李恒 董瑞丰)看病就医,是群众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门的“...
9 “电子处方”新规施行 带给老百姓哪些变化?“电子处方”新规施行,核实患者信息真伪、处方流转不畅等问题待解 网络购药挺便民,但开...
10 推动医药“走出去”我国面向东盟开拓医药集采“下一站”当前,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已进入快速拓展、深化改革、持续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已开展...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