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资金与企业资金的双双注入,让银行理财规模延续强劲增长态势。多位专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整体呈现“量价双优”,理财资金季节性效应边际弱化。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截至5月末全市场理财存续规模较上月提升0.9%,至29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上月提升1.6%,至25.3万亿元。
在王一峰看来,5月理财市场“量增价稳”,存款“脱媒”力量推动理财规模继续高增。据他测算,截至5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在29.7万亿元-29.8万亿元,较上月增长4000亿元-5000亿元,相较2022年及2023年的5月不足1000亿元的月均增量,规模增长继续超季节性。
对于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单边行情有关。随着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属性增强,部分活期存款向理财市场分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同样认为,理财产品正成为部分储户的替代性选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与存款储户群体间具有高度重合性,二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率的诉求基本相近。当然,存款市场的调整并非理财规模高增的唯一因素,权益市场的低迷也是重要原因。通常在投资渠道有限以及可配置品种稀缺的背景下,理财规模会有不错的表现。”任涛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国内金融市场情绪回暖,理财产品净值逐步回升,收益情况有所改善,加上理财产品选择丰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调降存款利息对于理财市场的影响是双向的。某银行人士表示,在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银行理财公司在资产端面临挑战,部分存款配置比例偏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或存在下调业绩基准的压力。
王一峰认为,当前时点,债券市场收益率中枢快速下行至低位,叠加高息存款、信托平滑机制等配置方式受限,维持3%以上的理财收益率中枢缺乏有力抓手,理财实际收益率将趋于下行。随着绝对收益表现边际转弱,后续理财规模增长或有所放缓。
“季末回表”影响料有限
“6月是‘理财小月’,因为银行年中季末月要冲存款,部分资金得回表。也不像每年四季度末,年底客户会重新考虑分配资金,那时候理财公司会推出不少产品和活动来争取客户。”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谈及6月的理财规模增长情况,绕不开“季末回表”的压力。“季末回表”是理财规模的阶段性影响因素。出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历史上季末月份理财规模多为环比下降,这一现象在母行存款压力较大的3月和6月尤其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季末回表”往往会对理财行业的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理财产品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到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上,以保证理财资金在回表的同时不出现流动性风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多位专家预计,今年6月“季末回表”对于理财行业影响相对有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银行追求存款规模增长的压力降低,加上目前银行存款整体充裕,央行通过灵活的政策操作保持流动性平稳,这些因素决定了理财“季末回表”影响总体可控。
据明明测算,今年6月银行理财行业或面临大规模回表的压力,手工补息影响下,回表规模或许更超以往,可能在1.5万亿元,但在7月第一周就会基本修复,市场无需担忧。从历史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公司素有在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其中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更为明显。明明预计,在国有行带动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1万亿元关口,资产荒压力之下债市也将随之走强。
本报记者 杨 洁 当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正加速落地。 一方面,多地协同区域相关部...
2 “季末回表” VS “存款搬家” 银行理财规模高增6月会否再现“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卖得挺好,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差不多都在3%以上,接近同期限定存利率...
3 因4项违规遭罚120万元 中信消费金融回应:已完成整改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
4 江苏投管公司及其关联方拟再度增持江苏银行本报记者 熊 悦 6月18日,江苏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关于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5 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序对外开放6月13日,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事网联”)首批合作的商业银行...
6 不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海金融犯罪案件量...
7 银行网点“瘦身”服务不缩水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网点数量正不断减少。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8 谨防“套路运”贷款风险近期,不少网络平台出现这样的广告,声称贷款买货车可以“零首付”,还能享受“免息”等...
9 宁波银行绍兴分行绿色金融专项服务 助力企业共绘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确定《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6+1”重点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浙银...
10 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投标保函微贷模式 助力小微企业降本增效近日,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系列产品——鑫易保函微贷模式,基于供应链交易场...
本报记者 杨 洁 当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正加速落地。 一方面,多地协同区域相关部...
2 “季末回表” VS “存款搬家” 银行理财规模高增6月会否再现“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卖得挺好,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差不多都在3%以上,接近同期限定存利率...
3 因4项违规遭罚120万元 中信消费金融回应:已完成整改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
4 江苏投管公司及其关联方拟再度增持江苏银行本报记者 熊 悦 6月18日,江苏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关于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5 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序对外开放6月13日,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事网联”)首批合作的商业银行...
6 不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海金融犯罪案件量...
7 银行网点“瘦身”服务不缩水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网点数量正不断减少。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8 谨防“套路运”贷款风险近期,不少网络平台出现这样的广告,声称贷款买货车可以“零首付”,还能享受“免息”等...
9 宁波银行绍兴分行绿色金融专项服务 助力企业共绘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确定《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6+1”重点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浙银...
10 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投标保函微贷模式 助力小微企业降本增效近日,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系列产品——鑫易保函微贷模式,基于供应链交易场...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