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杀宠物事件多发 情节严重或涉刑事犯罪 专家称
“用异烟肼毒犬不犯法”为无稽之谈
在一个平常的午后,小区的草坪上,狗狗正欢快地奔跑嬉戏。突然,它像是遭什么东西吸引,凑近一处角落,短暂舔食后,便摇摇晃晃起来。没过多久,狗狗开始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眼神中满是痛苦与无助。虽然第一时间就遭送往宠物医院,可最终还是去世了。
“我家狗狗才两岁,一下子就没了。”来自河北唐山的赵女士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回忆一个多月前发生在小区里的毒杀犬只事件时,仍然很是伤感。
这不是个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毒杀犬只事件在多地时有发生。2024年11月,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通报,那段时间广州超40只宠物狗疑似中毒死亡。此前,北京丰台某小区共有20多只宠物狗相继遭毒死,其中包括泰迪、边牧、中华田园犬等,犬只体内检出了鼠药成分。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毒杀犬只事件背后折射出养宠者与厌宠者之间的矛盾,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公共安全、道德伦理以及法律规制的广泛讨论和人犬和谐共处的深刻反思。从民事层面来看,宠物是主人的合法财产,毒杀宠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在行政责任方面,投毒者制造、使用危险物质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旦毒杀行为情节严重,或触犯刑法,若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如在公共场所投放毒物,可能导致不特定的人和动物中毒,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
毒杀宠物事件频发 小区居民人心惶惶
赵女士所在的小区里有不少爱宠人士,他们自发建了一个宠物交流群。前不久,群内一网名为“顾××”的成员发布了一张小区流浪狗毒发身亡的照片并留言“我是专业毒狗的”。群主发现后立即将其踢出群聊并在业主群内提醒大家注意,没想到悲剧仍然发生了。
该小区居民李大爷家养了一只名叫“布丁”的博美犬,性格温顺,每天傍晚都会跟着李大爷在小区散步,是小区里的“开心果”。一日傍晚,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带着“布丁”出门,在小区的草坪边稍作停留后,“布丁”突然倒地并开始抽搐,口吐白沫。李大爷惊慌失措,赶忙将它送往附近的宠物医院,但“布丁”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宠物医院的医生在检查后告知李大爷,“布丁”是中毒身亡。与此同时,小区内另外两户人家的宠物狗也在同一天出现类似中毒症状,所幸这两只宠物狗体型较大,中毒剂量不多且救治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李大爷告诉记者,警方排查发现有人在宠物经常活动的区域投放了毒饵。“这一事件让整个小区人心惶惶,养宠物的邻居都减少了让宠物外出的次数,并且在宠物必要外出时‘佩戴了防毒面具’。”
有过同样被遇的,不只该小区的居民。来自广西的张先生于2024年12月发布了一条自家狗狗“火柴”的视频,在某视频平台收获了超过70万的点赞。结果今年1月,“火柴”却因中毒去世了。
张先生是一位留学生,因为学业原因一年只能见到“火柴”一次,本打算这次回国可以多陪“火柴”一段时间,没想到那天凌晨趁人少出门遛了次狗,“火柴”就中毒了。
“经化验,‘火柴’是因为异烟肼(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合成抗感染药)中毒导致肾衰竭而去世的。”张先生无奈道,“报警也没用,那里没有监控而且投放异烟肼好像不算违法。”
在湖北某高校,有几只流浪猫一直是学生们课余时间的陪伴者。学生们会给它们喂食,和它们玩耍。然而,从2024年10月起,多只流浪猫陆续遭投毒杀害,至今已有9只流浪猫中毒死亡。
学校志愿者侦查后发现,有人在学校周边投放了毒猫粮,还发现一些遭剪断的猫绳。在学校和学生侦查始作俑者并有所进展时,又有学生在女生宿舍楼某监控死角发现校园内流浪猫的尸体,作案者毒杀流浪猫后将其四肢掰断摆成大字形并用胶水粘在地上。
“该行为不仅是挑衅学校,更是在故意恐吓宿舍楼内的女学生。”有学生气愤地说。
毒杀流浪狗在农村一些地方也很常见。
记者侦查发现,北方某地区每到冬季,就有人在村里投放毒饵,捕杀流浪狗,而当地村民对此类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这些流浪狗有时会在村里乱跑,影响大家的生活。投药地点是在流浪狗出没的公共场所,不是人家家里,药流浪狗而已,不犯法吧。”村民刘先生反问道。
爱狗群里讨论杀狗 宠物主人身心受损
采访中,有不少宠物主反映,毒杀犬只的人多数使用异烟肼,“他们以为用这类药毒杀犬只就不犯法,所以肆无忌惮”。
记者近日进入某社交平台一个名叫“爱狗人士吧友交流”的群组时发现,该群正在讨论如何用药毒狗不触犯法律条例。“用异烟肼是合法的,只要不用老鼠药、氰化物这种剧毒药物就行。这类药物会遭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从而遭追责。”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邵萌)步入2025年,医药领域反腐仍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日,医药领域...
2 “用异烟肼毒犬不犯法”为无稽之谈毒杀宠物事件多发 情节严重或涉刑事犯罪 专家称 “用异烟肼毒犬不犯法”为无稽之谈 在一个...
3 网购电脑“货不对板” 商家虚假宣传遭判退一赔三网络购物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中“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北京市...
4 9.9元体验课火了,需谨防消费陷阱9.9元体验课,是“馅饼”还是“陷阱”?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声提醒,平台应履行审查义务,完善评...
5 “贴”一下钱就没了?手机这个功能遭骗子盯上了刷公交卡、移动支付、电子门禁……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频繁地用到智能手机的NFC功能(短距离无...
6 儿童遭游乐荡椅砸中,责任谁来担?儿童在小区内的游乐设施上玩耍时发生安全事故,涉事各方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上海市第一中级...
7 180名农民工讨薪无果,包工头却在买房买车?工人付出劳动,老板及时足额支付报酬,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但偏偏有人不但欠薪不还,还妄图嫁...
8 恶意欠薪引发极端事件!他遭网上追逃,赔钱并获刑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推动治理欠薪典型案例。正义网...
9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整治各类“黄牛”违法犯罪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22日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为全力守护群众欢度祥和安康...
10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 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来了近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等单位发布“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对几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流...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邵萌)步入2025年,医药领域反腐仍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日,医药领域...
2 “用异烟肼毒犬不犯法”为无稽之谈毒杀宠物事件多发 情节严重或涉刑事犯罪 专家称 “用异烟肼毒犬不犯法”为无稽之谈 在一个...
3 网购电脑“货不对板” 商家虚假宣传遭判退一赔三网络购物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中“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北京市...
4 9.9元体验课火了,需谨防消费陷阱9.9元体验课,是“馅饼”还是“陷阱”?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声提醒,平台应履行审查义务,完善评...
5 “贴”一下钱就没了?手机这个功能遭骗子盯上了刷公交卡、移动支付、电子门禁……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频繁地用到智能手机的NFC功能(短距离无...
6 儿童遭游乐荡椅砸中,责任谁来担?儿童在小区内的游乐设施上玩耍时发生安全事故,涉事各方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上海市第一中级...
7 180名农民工讨薪无果,包工头却在买房买车?工人付出劳动,老板及时足额支付报酬,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但偏偏有人不但欠薪不还,还妄图嫁...
8 恶意欠薪引发极端事件!他遭网上追逃,赔钱并获刑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推动治理欠薪典型案例。正义网...
9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整治各类“黄牛”违法犯罪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22日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为全力守护群众欢度祥和安康...
10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 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来了近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等单位发布“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对几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流...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