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成就。
在中国的两千多个县城里,
还有无数村民把破败简陋的竹排当作桥,
还有无数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过河,
至少还需要十万座这样的小桥,
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在为此努力。
而除了农村刚需的竹桥,
他们还研究建造抗震的竹屋,
虽不能大面积地代替钢筋水泥,
但世间万物都有它最合适的位置,
找对了,它就是最独特的存在。
邵长专说,
“我们也只不过是
用技术的手段帮竹子实现它的价值,
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
最终都是为使用它的人服务。”
有了之前造桥造房的经验,
他们连造1600平米的展馆都不在话下。
5000根直径巴掌大的毛竹建成的圆竹拱,
让北京世博园艺博览会的“竹之眼”展馆,
成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竹结构展馆。
时至今日,他们仍围着竹子打转,
在钢筋水泥混凝土以及木材等所有的建筑材料中,
竹是唯一有精神文化又普遍的存在,融易新媒体,
他们只希望竹建筑能在
普通人的生活中立足,
每个人能够负担得起。
无疑,桥是伟大的,
但它也能娇小妩媚,
有人偏爱“秋千外绿水桥平”,
也有人独宠“小桥流水人家”,
无论何种建筑,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万物之始为一,
世上至善从心,
有人说过,
善是心灵的,而不是手的美德,
用爱创造的奇迹,
总是有千万种可能。
原标题:重庆一农村用716根竹子造桥,竟获建筑界“奥斯卡”,网友:真是厉害
值班主任:田艳敏
文章标题:【今天重大新闻:不可思议!重庆一农村用716根竹子造桥,竟获建筑界“奥斯卡”(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News/yc/5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