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延险骗保频发 中小险企为何忍痛不放(2)

  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指出,航延险多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和第三方理财平台进行销售,部分航空联名信用卡也可以免费获取,保单金额较小,初期也不需要太过庞大的代理人队伍进行面谈推销,对中小型险企的开展要求相对友好,也便于获客。

  不过,低门槛的背后,负面影响也浮出水面。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经营航延险的门槛低,但经营好很不容易。产品同质化很严重,因此中小险企面临渠道上的劣势。同时,航延险的精算定价需要较高的数据库和计算投入,且市场变化较快,中小险企的单位成本也较高。作为一个细分的险种,其经营难度明显小于企财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其他非车险,但是提升保费收入的作用也小。

  “据我个人了解,目前行业经营航延险的综合成本率大概在90%以上,换句话说,还是有的赚。从财险公司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小主体经营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基本是超过100%的,其他业务同样盈利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航延险还是能带来一定收益的,为什么不做呢?”北京某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负责人感叹道。

  一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产险公司的平均综合成本率高达98.98%,在纳入统计的36个省、市及自治区中,7个地区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因此,可以实现盈利的险种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险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沪上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还表示,互联网保险产品有限,而航延险利润相对较高且便于操作,自此前某互联网平台被曝出高额手续费之后,部分同类平台也采取类似收费方式,导致中小险企更加依赖互联网平台引流,被迫发展航延险,从“走量”的方向弥补“单价”的缺失。

  而让中小险企选择在航延险“走量”上发力的还不止这一原因。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小险企在与航空公司的对接过程中同样处于弱势。“我们和某个航空公司做对接,从去年底一直排到现在,也没有对接上。”某中小险企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虽然一家公司的情况并不具有行业代表性,但从当前来看,中小险企经营和发展航延险业务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

 文章标题:航延险骗保频发 中小险企为何忍痛不放(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list/12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