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度是否仍是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的第一选择,尹卫东表示,中国企业现在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以后,这个问题更加凸显,中国家电企业必然需要寻求国际市场来消化这部分的产能,而印度恰恰是现在全球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市场,所以其市场的吸引力对于全球制造业都是举足轻重的。眼下,中国家电企业布局印度的难度大幅提升,没有做好战略、制造技术完善准备的企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考虑到当前的政治环境,即使不在印度进行投资,也必须在与印度关系密切的国家进行投资,才能够在印度获得更多的机会。
令中国企业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政府仍然在以包容的姿态来对待印度目前的反华举动。7月末,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中国研究所“中印关系的前行之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传导两国领导人共识 推动中印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的演讲。演讲中,孙卫东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2倍,已经接近千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印度累计投资超过80亿美元。中印经贸合作拉动了印度手机、白色家电、基础设施、汽车制造、医药生物等行业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印度民众提供了大量高性价比的产品。
事实上,中印经贸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根据印度当地统计,在2018~2019年,印度92%的电脑、82%的彩电、80%的光纤、85%的摩托车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孙卫东强调,中印两国都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展经贸合作是国际产业分工决定的,在市场化条件下,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强行将中印经济“脱钩”是逆势而动,只会导致“双输”结果。
文章标题:【中国家电全球化,行至印度的岔路口(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15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