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热点:电商战“疫”:吃货“解救”滞销农户(2)

  整个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联动也是阿里爱心助农快速启动的重要原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饿了么等线上线下渠道,到阿里乡村事业部、钉钉、支付宝等等多个BU全部参与其中。消费者只要登录淘宝,就可以通过天猫正宗原产地、聚划算百亿补贴等多个入口进入爱心助农计划的销售专区。

  作为新电商平台,融易新媒体,拼多多的注意力则集中在“补贴”和“整合供应链”。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赵佳臻表示,平台先后投入10亿元物流补贴和5亿元农产品专项补贴,并在线上给予顶级流量资源支持,以平抑价格、稳定供应。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告诉记者,传统的农产品销售环节至少有6~8个,形成了一条由农户/合作社,经由中小批发商、大批发商、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商超,再到消费者的上行通道。拼多多要做的就是打掉中间环节,直接让农户到电商平台上销售。“这样做的好处是砍掉了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消费者和用户两端都能拿到实惠。”

  政府力量与行业协会的配合是更为重要的背景。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议,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特别指出,针对近期部分地区“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流通受阻,一些地区蔬菜、水果滞销,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用工难、资金链紧张等问题。要把传统流通和新兴业态相结合,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中国优农协会会长黄竞仪表示,联盟将组织拼多多、人民优选、百果园、好想你等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机构,协调各型连锁超市等机构,在2020年对贫困地区开展不低于100亿元的专项采购。

  供应链之考

  不过在狄拉克看来,此次农产品滞销下转战线上,与其说是机遇,更是对供应链的全面考验。

  在消费者端,最直接的感受是下单快收货慢。等待和刺激物流复活是供应链上最突出的问题。补贴或是最直接的刺激方式,各家电商平台均推出了不同的物流补贴。据狄拉克介绍,以拼多多为例,对于1月17日到2月10日之间产生的订单,商家在48小时内发货,用户在合理时间内签收可以获得每单2~3元的补贴。

  快递公司的全面“复活”仍待时日,面对疫情期的特殊情况,恢复一条从采摘到分拣包装、到物流揽收、全国末端送货到家等需要大量人工且几乎完全瘫痪的农产品供应链链路非常艰难,供应链协同是过去10倍以上的困难,无龄告诉记者,“一开始遇到物流难题,找到圆通协调运力,没办法通行又找到政府开通绿色通行证。每条线路卖不够5000单不能发车,就找平台营销资源对接,专项流量扶植,很多商家反馈,效果很明显,3天就卖了500吨海南蔬果”。

  由菜鸟网络沟通物流运力,由圆通承接安排专车从原产地之间用大货车送到目的地城市,迅速拉起来与过去网状物流不一样的专线物流,跑通了一条“海南模式”。 现在海南模式开始复制,首批可送到全国50个大中城市。

  苏宁的方式则是结合自营物流的优势,联合苏宁拼购、苏宁小店、家乐福等业态,将线上线下业态和物流解决方案整合在一起。比如苏宁物流专车,已经实现了直接将南京八卦洲的芦蒿运进上海家乐福。

  尽管如此,上海的姚小姐仍然每天处于等待中,每天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情是看看各个电商平台的订单有没有发货,据疫情时期的购买经验,从下单到商家发货两天以内算是迅速,有的商家甚至下单半个月后都没有发货。但是让她感到安慰的是,既然线上下单吃货也能帮助滞销的农户,价格和快递实效在短时期内就不是最计较的。

  在狄拉克看来,生产者分散,品质不稳定很难形成品牌,一直是农产品上行中的难点。电商线上带货可能只是解一时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平台下沉,系统性帮扶,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新农人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

  疫情下的电商助农,打开了新的机会。

 文章标题:今天新闻热点:电商战“疫”:吃货“解救”滞销农户(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7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