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家电 > 松下重组家电业务提速:若无法盈利就必须剥离(2)

松下重组家电业务提速:若无法盈利就必须剥离(2)

2025-02-15 02:55:01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导读
为提升盈利表现,日本知名家电品牌松下正计划拆分重组家电事业公司,并考虑出售或退出电视业务,却遭误读为松下电器将告别市场,引发热议。 这场乌龙源于近日松下召开的一场 关于未...

当时,松下推出的等离子显示技术改变了电视市场,直接推动电视行业从传统的CRT技术向平板显示技术转变。因技术独占、成本高和画质出色,等离子电视的售价高昂,一台42寸的等离子电视在2000年左右的零售价高达1.8万元。

2003年,松下推出的等离子和液晶平板电视机“VIERA”风靡全球市场,成为高端市场的宠儿。松下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其等离子电视的全球市占率一度超50%。2005年,松下的等离子部门营收已达1.2万亿日元。

2004年2月10日,消费者在郑州通利永乐家电量贩选购松下等离子彩电。(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拒绝向其他企业开放技术,导致合作伙伴减少,等离子电视市场声量渐弱。同期,三星、夏普等转而大规模投资更轻薄、省电和便宜的液晶电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等离子电视销量被受重创,松下等离子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跌至30%。即便如此,松下仍选择继续押注等离子技术,2009年斥资6000亿日元收购日立和先锋的等离子电视业务。同年,松下净亏损40亿美元,等离子部门裁员1万人,关闭了5家自有工厂。

在液晶电视的冲击下,2012年,松下创下史上最大亏损,终于彻底停止生产等离子电视,转向LCD和OLED技术。也是在这一阶段,松下提出向车载、住宅、元器件等B2B领域转型,并剥离和重组等离子电视、半导体等亏损业务。

过去十余年间,松下曾多次收缩电视业务。2019年松下将中低端电视生产外包给TCL,融易新媒体消息,仅保留日本本土高端线。2021年关闭其位于马来西亚的最后一家电视工厂,彻底退出电视制造,将Panasonic品牌授权给其他厂商贴牌。

松下这才缓过来一些,并将电视部门的亏损从2018年的300亿日元收窄至2021年的50亿日元,只是十年间已累计亏损超2000亿日元。

在退出前,松下的电视业务利润率已低于5%,而汽车电池等B2B业务的利润率达10%以上。放弃低利润业务是企业战略调整的自然结果。由于电视业务长期亏损,2020年后,松下更是直接将电视业务归入非核心资产类别,并在财报中多次提及结构性改革”,暗示电视业务重组的可能性。

近几年,随着国内面板厂商和电视品牌的崛起,日企逐渐边缘化。此前,东芝已将电视业务转卖给海信,船井电机2024年底也考虑将电视业务出售。

迪显咨询TV市场分析师刘昊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除了国产品牌出海带来的市场冲击之外,大陆面板厂的话语权增加、疫情后全球的消费降级等,都使得日系品牌的市占持续流失,在生产和销售两端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并加速了他们的退出。

刘昊认为,松下会考虑放弃或出售电视业务,是因为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来自中国品牌的较大冲击尽管在部分高端机型上,松下仍具备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但也面临成本把控和终端价格竞争力较弱的困境。从近年市占率来看,松下电视的全球市占率已经不足1%,且处于下滑趋势。

长期以来,松下电视走的一直是高端路线,但松下在高端市场的市场也日渐遭蚕食。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高端电视市场销量前四的品牌是三星、海信、TCL和LG,这四家品牌占了87%的市场份额。

松下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