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中信消金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遭罚120万?已切换头部助贷“代运营”合作,营收超中信消金十倍

中信消金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遭罚120万?已切换头部助贷“代运营”合作,营收超中信消金十倍

2024-06-24 06:50:01来源: 蓝鲸财经

文章导读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黄玉洁张书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金”)因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等...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 黄玉洁 张书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金”)因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等违法违规事实遭罚,处罚金额为120万元。 

  究竟来看,中信消金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授信体系存在缺陷,授信审批环节不够独立;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遭挪用于限制性领域。

  

  跟据中信消金官网,中信消金以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为主营业务,产品包括“信金贷”、“信期贷”以及“炬火计划”。 

  中信消金开业早期主要依靠股东渠道展业。公司的“信金贷”产品主要是针对中信集团与金蝶软件内部员工推出的,以及“信期贷”主要是针对中信信用卡部分持卡用户。 

  其中,“信金贷”现已转向面对优质企业员工定向开放。根据官网披露的产品信息“信金贷”借款年化利率(单利)4.8%-14.4%,“信期贷”的借款年化利率(单利)4.8%—23.99%。 

  “炬火计划”则是面向具备高职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5年以内的应往届生提供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产品,用于满足应往届生在落户、就业过渡阶段的消费金融需求,借款年化利率(单利)4.8%-18%。 

  中信金控在2023年报中提到,中信消金在平台合作业务和自营业务两个方向拓展获客渠道。 

  据了解,中信消金设立了联合贷与助贷业务。2023年中信消金并未透露其合作机构数量。根据中信金控2022年年报,中信消金2022年已与22家机构开展联合贷和助贷业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罚单中的违法事实直指中信消金的贷款合作业务问题,包括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以及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蓝鲸新闻记者观察到,黑猫举报平台中有诸多关联“中信消费金融”的举报,举报量累计2615条。 

  就处罚信息以及合作业务,蓝鲸新闻致电中信消金进行采访。中信消金表示处罚缘由发生于三年前,现已整改完毕,不方便透露合作方。 

  蓝鲸新闻从知情人处获悉,当前,中信消金已与违规合作方切断联系正与头部助贷平台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禾科技”)进行“代运营”合作,即从获客到贷后全链条外包给数禾科技,并以分润形式合作。 

  中信消金表示“代运营”项目是公司自营业务的主动探索,由公司及助贷机构两方联合运营,由中信消金独立风控。 

  据了解,数禾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由分众传媒(002027,SZ)、红杉资本、新浪等联合投资的金融科技企业,其中分众传媒持股41.9886%。数禾科技旗下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期服务平台“还呗”、消费信贷服务平台“还享花”和小微智能信贷服务平台“小店邦”。 

  据业内人士介绍,找代运营机构,从逻辑模式上说明机构本身没有太多自营的能力,算是在纯自营和助贷之间找了一个中间状态。虽然在流程上确保独立风控的合规性,但是助贷平台依然掌握相当话语权。“这也无可厚非,在入局自营方面,腰尾部的消费金融公司可选择的路径不多。中信消费金融停掉之前的合作方选择与数禾合作后,展业能力比两三年前要好一些。”其表示。 

  分众传媒披露了其联营企业数禾科技的2023年度运营概况。2023年,数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8%,融易新媒体消息,实现净利润7.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末,数禾科技总资产规模扩张至97.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2%。截至2023年6月,其核心产品“还呗”累计激活用户1.3亿,为1700万用户提供服务。 

  中信消费金融29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较上年增长37%;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较上年增长36.66%。截至报告期末,中信消费金融资产总额110.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2%;净资产收益率13.42%,较上年末增长2.31个百分点。 

  作为产业中资源禀赋较强的平台,中信消金业绩在持牌消金公司中表现并不亮眼。从行业排名看,2023年中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均位列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后段。对此,中信消费金融在采访中表示,是公司受监管要求增资受限,进而导致业务范围受限。 

  贷款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末,中信消费金融累计服务个人客户1157.34万人,累计发放贷款4148.8万笔,金额1000.34亿元,贷款余额106.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马上消费孙磊:消金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协同合作成破局关键

随着消费需求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末...

2 中信消金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遭罚120万?已切换头部助贷“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黄玉洁张书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

3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授信管理等违规 一责任人遭终身禁业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8日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

4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再升级——宁波银行落地全国首笔企业跨境信

6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场景升级试点。宁波...

5 厦门国际银行泉州分行成为首家入驻“故土家园”银行机构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鲍曼君) 近日,“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启用仪式在...

6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积极开展金融宣教活动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金融宣教防风险,金融向善守初心。6月以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持续践行...

7 5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环比增近九成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6月17日就2024年5月外汇收支形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8 5月经济数据出炉 稳增长政策需持续加码

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公布的数据给出了谜底:5月,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9 6月MLF缩量平价续做 LPR料“按兵不动”

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少于本月2370亿元的到期规模,实...

10 5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趋向均衡 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320亿美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6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

1 马上消费孙磊:消金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协同合作成破局关键

随着消费需求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末...

2 中信消金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遭罚120万?已切换头部助贷“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黄玉洁张书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

3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授信管理等违规 一责任人遭终身禁业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8日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

4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再升级——宁波银行落地全国首笔企业跨境信

6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场景升级试点。宁波...

5 厦门国际银行泉州分行成为首家入驻“故土家园”银行机构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鲍曼君) 近日,“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启用仪式在...

6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积极开展金融宣教活动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金融宣教防风险,金融向善守初心。6月以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持续践行...

7 5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环比增近九成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6月17日就2024年5月外汇收支形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8 5月经济数据出炉 稳增长政策需持续加码

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公布的数据给出了谜底:5月,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9 6月MLF缩量平价续做 LPR料“按兵不动”

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少于本月2370亿元的到期规模,实...

10 5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趋向均衡 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320亿美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6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