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附加费用率 车险综改的“七寸”在哪里?(2)

  作为中介机构代表,陈杰军表示,中介是整个保险生态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公司负责产品开发,保险中介负责销售和服务,如果真的“去中介化”将改变整个保险生态圈,对于汽车经销商的挑战是巨大的。他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有实体的,如4s店的这类保险中介,而对于没有实体、没有服务能力、光靠拼手续费扰乱市场的中介机构应该予以规范。

  谢邦杰对此持有相同观点:那些以挣钱为目的,只为了销售才开展的中介服务,未来前景一定非常暗淡;而附加各种服务、特别是通过新科技赋能,能够更好提高消费者感受的中介一定会有新赛道,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针对车险中介乱象,银保监会在2019年8月也曾开展了4S店捆绑保险专项整治行动,对情节严重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的4S店将采取停止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将其清除出保险中介市场等处罚措施。

  从车险改革历程来看,屡次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如果此次车险综合改革期间,市场主体不够理性,配套监管措施又跟不上,短期内是有可能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导致行业性承保亏损,甚至影响理赔服务质量。

  “我认为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尹江鳌表示,从经营规律看,承保盈亏大体平衡是常态;从国际经验看,改革后出现阶段性亏损是常态;从我国实践看,承保保本微利是常态。

  那么,市场主体又该如何应对?孙建平认为,此次车险改革切实进入了“深水区”,行业要有一个共识,深水区的游泳方式与之前完全不同,要切实提高风险筛选、运营效率、理赔服务、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的能力。丛雪松表示,应更多地关注行业从业者,不管是保险公司员工还是中介结构员工,在改革中要积极转型,向更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次改革是一次大考,多年来市场的积弊想在一次改革中解决,各方都要付出很多。同时,市场竞争规则将在这次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一定会出现优胜劣汰,相信大公司、中小公司能够共同成长,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朱进元表示。

  张德志还表示,竞争需要监管,创新需要引导,希望监管部门在保险领域能够营造出一个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良好营商环境。

  中小财险宜用产品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任何情况下,创新首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尹江鳌所说,融易新媒体,中小公司首先要强化创新发展理念,树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识。

  有了理念意识,对于中小险企具体如何强大自身能力,尹江鳌给出“三化建议”。一是专业化,同制造业中的许多中小企业一样,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二是精细化,加强内控管理,优化成本控制,挤压费用水分;三是特色化,探索车险本身保障服务创新,同时积极开拓非车险市场,培育自身优势。目前,我国车险规模占整个财险市场63%,而国际上车险占比一般是30%,所以,非车险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总体来讲,我认为,优秀企业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希望我国中小财险公司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当中赢得一席之地。” 尹江鳌说。

  当前,一些中小财险公司已经在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据陈勇介绍,中国大地保险一方面把精算前置到产品线上,做到精算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一直以来精算与产品线都是相互支持的,两者有机融合配合监督,既鼓励了创新又避免了盲目创新”;另一方面在创新模型的设计上严格做到风险敞口可控,成本可控,因为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业首先关注的就是风险敞口。如果风险敞口把控得好,创新确实可以大胆推进。”朱进元评述道。

  创新当然也离不开政策环境的引导鼓励。事实上,为促进中小财险公司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监管出台了系列支持措施。在定价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更加灵活地自主定价系数管理,费用政策上,中小公司可以享受更加宽松的手续费上限。

  而在产品政策上,《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产品。

 文章标题:调控附加费用率 车险综改的“七寸”在哪里?(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list/14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