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业 安 宁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金融数据“开门红”诠释了金融对经济的强劲支持,也为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先,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强经济的活力。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7.5%,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旺盛,也体现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
住户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显示出居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意味着企业投资与融资需求旺盛,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改善。
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注入市场,不仅有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投资和消费,而且也为经济的平稳开局和活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信贷结构优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形成。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等结构性工具,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据显示,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此外,2024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8%,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数据攀升的背后,意味着金融资源正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这体现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再次,房地产市场需求回暖,表明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实施效果正在持续显现。
数据显示,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同比多增1519亿元,显示居民住房贷款需求企稳回升,也体现了一揽子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去年年底以来,在供给和需求两端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显现。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27日,全国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0城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
市场企稳的信号也体现在房价上。1月17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当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住房贷款需求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回暖向好的态势愈发明显。
毫无疑问,开年首月的金融数据实现了“开门红”,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征程上,饭还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还要一步一步地走。更何况2025年全球经济的不落实性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挑战。不过,这些困难仅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因此,我们更应坚定信心、知难共进,变压力为动力。
,融易新媒体消息本报记者 陈 潇 2025年开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等20余个城市密集宣布优化公积金政...
2 今日视点:最新金融数据折射经济强力回升态势方 业 安 宁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
3 聚焦2025完整深化改革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再下一城 五金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4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将择机调整优化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06万亿元,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月末社...
5 交银理财遭罚1750万元 合规风控“漏洞”亟待填补本报记者 郝亚娟 王柯瑾 上海 北京报道 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5年的首张罚单...
6 最高超30%!多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近日,银行理财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下半年度理财业务报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
7 数字人民币为消费添活力近期,苏州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促消费活动开启,北京、深圳等地也陆续推出发放数字人民币...
8 央行两项支持工具落地显效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刘 琪 自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
9 重磅!四大金融机构官宣: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2月14日,中国信达、中国东方、长城资产、证金公司均发布公告称,股东拟将其持有的部分股...
10 1月份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 新增人民币贷款突破5万亿元本报记者 刘 琪 2025年首月金融数据出炉。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
本报记者 陈 潇 2025年开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等20余个城市密集宣布优化公积金政...
2 今日视点:最新金融数据折射经济强力回升态势方 业 安 宁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
3 聚焦2025完整深化改革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再下一城 五金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4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将择机调整优化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06万亿元,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月末社...
5 交银理财遭罚1750万元 合规风控“漏洞”亟待填补本报记者 郝亚娟 王柯瑾 上海 北京报道 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5年的首张罚单...
6 最高超30%!多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近日,银行理财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下半年度理财业务报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
7 数字人民币为消费添活力近期,苏州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促消费活动开启,北京、深圳等地也陆续推出发放数字人民币...
8 央行两项支持工具落地显效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刘 琪 自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
9 重磅!四大金融机构官宣: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2月14日,中国信达、中国东方、长城资产、证金公司均发布公告称,股东拟将其持有的部分股...
10 1月份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 新增人民币贷款突破5万亿元本报记者 刘 琪 2025年首月金融数据出炉。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