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热点话题 >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2025-02-18 01:00: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存款准备金制度的...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始终围绕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核心使命。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

这意味着存款准备金制度将迎来改革。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其背景主要是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6%,离5%的底线已较近,改革的方向可能为:取消5%的底线或适当下调至3%,将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金,优化定向降准考核方式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转轨的过程中,作为数量型工具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进一步下降,政策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信号意义凸显。

5%的底线取消或适当下调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是10%,客户在银行存入100元存款后,银行需要将10元存入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金率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中国早在1984年就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大量流入,人民银行遭动购汇吐出大量基础货币,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不断积累。

为此2003年9月至2011年6月人民银行先后3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融易新媒体消息,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升至20.1%,以“锁住”过多的流动性,这遭当时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提炼为“池子论”。

2013年后,随着国际收支趋向均衡,外汇占款渠道供给的流动性明显减少,人民银行先后29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20.1%降至6.6%。

“过去一段时期,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为我国币值稳定和防通货膨胀作出了重要贡献。降准操作也可以理解成把过去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冻结’的流动性给释放出来。”接任周小川的易纲2022年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6%,其中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分别为8%、6%、5%,小型银行包括400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21年已降至5%,此后6次降准小型银行存准率均未调整。据界面新闻记者整理,也就是从2021年开始,央行降准公告明确指出“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市场认为,某种程度上5%可以视为法定存准率的底线,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准率为6.6%,离5%仅差160BP,在既有框架下降准空间已大幅收窄。

中证鹏元研发部宏观及REITs研究负责人吴进辉表示,建议将5%的底线取消或者适当下调(比如降至3%),否则很多中小银行无法通过降准获得长期资金,因为小型银行的法定存准率为5%,近几次已没有纳入降准范围。随着债券利率的持续走低,从利差的角度看,固定守住5%的线意义并不大,根据经济金融情况调整的必要性比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也在多个场合谈及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改革。他在2024年的一场论坛上表示,本世纪以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遭很多国家的央行认为是行政化的调控手段,总的改革趋势是实行零准备。对于我国而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应有序展开。

在2022年的一场论坛上,李扬建议,改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继续降准到3%左右。今后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进行货币政策的量价调控,借以实现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现代化转型。

将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金

除了“底线”调整外,存准准备金率改革还有一些新的方向。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表示,央行明确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方向可能是扩充纳入准备金的资产品种和范围。

孙彬彬称,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流动性投放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银行能否扩表的关键所在,目前一方面是银行准备金率已经不高了,另一方面是超储率低可能限制商业银行对实体的支持程度。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扩充纳入准备金的资产范围。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开年金融机构人事大调整:中信银行再现“内部提拔”,李祝用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开年多家金融机构发生人事调整。涉及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人寿。...

2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3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

4 央行最新发布!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月14日下午,央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

5 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哪些信号

2月13日 ,央行 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其中提到,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

6 4%以上利率难觅,美元存款产品也不香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美元存款要找开户门槛低、利率高、期限最好半年以上的银行产品,但...

7 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

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高...

8 渣打香港将和香港电讯等成立合资公司,拟发行港元稳定币

2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已达成协议,...

1 开年金融机构人事大调整:中信银行再现“内部提拔”,李祝用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开年多家金融机构发生人事调整。涉及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人寿。...

2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3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

4 央行最新发布!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月14日下午,央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

5 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哪些信号

2月13日 ,央行 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其中提到,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

6 4%以上利率难觅,美元存款产品也不香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美元存款要找开户门槛低、利率高、期限最好半年以上的银行产品,但...

7 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

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高...

8 渣打香港将和香港电讯等成立合资公司,拟发行港元稳定币

2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已达成协议,...

9 边风炜: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原标题:边风炜: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前年的大模型,去年的算力,今年我们相信应用为王...

10 主动量化为指增添“益” 中银沪深300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持有

(原标题:主动量化为指增添“益” 中银沪深300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持有体验) 日月其迈,...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