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热点话题 >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2025-02-18 00:50:02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研讨活动,时年26岁的郑国雨挥斥方遒,对中行进行“诊断”并开出“药方”——他...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研讨活动,时年26岁的郑国雨挥斥方遒,对中行进行“诊断”并开出“药方”——他分析提出了中行的五大优势和五大劣势,并提出六大业务发展方向。

现在他将对另一家国有大行进行综合评估。与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改革设想变为现实,因为他已经成为掌舵者。1月2日,14位邮储银行董事会成员全票同意选举郑国雨为该行董事长,2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郑国雨邮储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在此之前,郑国雨在银行业已工作了35年。30多年来,他经历过各岗位、多层级的历练,拥有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跌宕起伏,股改上市、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变革不断,郑国雨也在适应中不断求变。“银行业的转型史,就是国家经济改革转型史的缩影。”他在一篇文章中称。

在郑国雨职业生涯的前期,国有大行因为不良高企在“技术性破产”的边缘挣扎,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才使国有大行涅槃重生。2006年后,国有大行陆续上市,叠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有大行盈利、市值等指标处于全球银行业前列。

现在新的挑战悄然到来,随着净息差的收窄,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已回落至0左右 。同时基于扶持实体经济,国有大行还需让利,如何平衡好盈利与让利?相比其他大行,邮储银行还存在“储蓄强、贷款弱”等结构性问题,未来如何改善?

郑国雨过往对此的思辨可窥豹一斑。他在山西、四川担任分行行长时表示:“越是在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前瞻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时候;越是社会有所需的时候,越是银行有所为的时候。”

初出茅庐,视野不小

1988年,21岁的郑国雨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毕业,分配至中国银行长江分行工作。长江分行是为适应武汉市计划单列、外贸自营出口需要而成立的新机构,当时正处于扩张之中。1988年长江分行营业网点增加了26个,职工人数增加了222人,郑国雨成为其中之一。

作为外汇外贸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长江分行处于对外交流的前沿,当时陆续开办了信用卡、信托服务、国际结算等新兴业务。郑国雨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些新兴的表外业务,在工作3年后他发表了首篇文章《银行业务发展表外化的启示》。他认为,中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应大力发展信用卡、金融资产保管、投资咨询等业务。

这期间,四大行的经营界限逐步打破,业界形象地称为“农行进城、工行下乡、中行上岸、建行破墙”。以中国银行为例,其以外资外贸业务为主,但也开始积极发展国内业务。打破藩篱后,四大行如何打造自身的特色优势就成为关键。

一些更专业的人才也开始调往四大行高层,比如周小川出任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1993年他在中国银行内部组织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探讨中国银行如何由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

时年26岁、刚参加工作5年的郑国雨也积极参与这次讨论并获奖。和他一起获奖的还有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员工陈四清,20多年后他们在工商银行总行共事,陈四清担任董事长,郑国雨担任副行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行业务开拓的思考》一文中,郑国雨对中国银行的优劣势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提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他认为,中国银行优势包括经营管理机制灵活、拥有国际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众多、短期资产占比高(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容易)等,劣势则包括机构网点不足、客群集中在外贸行业且部分外贸贷款坏账较高等。

郑国雨也开出了“药方”——要实行全方位经营策略突出中国银行业务特色,逐步形成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银行业务与其它业务并举的新格局。

“金融机构改组将引起较大幅度的震荡,实力对比会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转轨调整时期,谁抓住机遇谁就能占有主动,中行应利用实力变化可能出现的业务真空,集中优势资金争取客户。”郑国雨在文中鲜明地提出。

当时变革的不止银行业。1993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以下简称:91号文),塑造了今日中国金融业的基本形态:人民银行要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组建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实行汇率并轨,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等。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2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

3 央行最新发布!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月14日下午,央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

4 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哪些信号

2月13日 ,央行 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其中提到,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

5 4%以上利率难觅,美元存款产品也不香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美元存款要找开户门槛低、利率高、期限最好半年以上的银行产品,但...

6 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

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高...

7 渣打香港将和香港电讯等成立合资公司,拟发行港元稳定币

2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已达成协议,...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猜想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每次降准或升准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2 金融人·事|郑国雨的银行业之路

1993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变革的前夜。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在行内组织了“中行如何转换...

3 央行最新发布!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月14日下午,央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

4 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哪些信号

2月13日 ,央行 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其中提到, 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

5 4%以上利率难觅,美元存款产品也不香了?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美元存款要找开户门槛低、利率高、期限最好半年以上的银行产品,但...

6 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

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高...

7 渣打香港将和香港电讯等成立合资公司,拟发行港元稳定币

2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获悉,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已达成协议,...

8 边风炜: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原标题:边风炜: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前年的大模型,去年的算力,今年我们相信应用为王...

9 主动量化为指增添“益” 中银沪深300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持有

(原标题:主动量化为指增添“益” 中银沪深300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持有体验) 日月其迈,...

10 退市卓朗整理期首日暴跌 谁来保护投资者的“钱袋子”?

(原标题:退市卓朗整理期首日暴跌 谁来保护投资者的“钱袋子”?) 退市卓朗(600225) 于...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